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《关于印发《<连云港市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实施工程(2018—2020年)>的通知》(连教办研〔2018〕10号)和县教育局《关于印发<灌南县中小学“高质课堂”实施意见>的通知》精神(灌教发〔2018〕63号),进一步促进“精细化教学管理行动”的有效实施,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,不断提高教学质量,特制定本规定。
一、教学管理常规
(一)课程管理
1.严格执行国家和江苏省课程计划,开齐课程,开足课时,确保体育与健康、音乐、美术、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规定课时。
2.每周至少开设1节阅读课,重点开展经典诵读,以及阅读方法指导、优秀读物推荐、美文欣赏、时文阅读、读书交流等活动,将“阅读奠基行动”落到实处。
3.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。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,小学不超过6小时,初中不超过7小时。寄宿制学校确保寄宿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,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。
4.开展阳光体育运动,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;因校制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,每学年各举办一次读书节、艺术节、科技节和体育节。
(二)教学常规检查
5.要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。学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,检查要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。检查要有记录,有通报。县教师发展中心每学期采取飞行检查和视导相结合的方式,促进各校常规教学的过程落实。
6.建立校长听课、议课制度。校长每学期听课、议课不少于40节,业务副校长每学期不少于35节,其他副校长不少于30节。县教师发展中心将把校长听课、议课情况纳入学期视导检查中。
(三)校本研修
7.要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组织和制度。学校备课组或教研组每周要开展一次研修活动。活动要定时间、定地点、定人员、定主题;要有计划、有记录、有总结、有提高。乡镇中心小学以教学联席教研、问题征集、骨干教师送教的方式,关注和帮扶村小的研修活动。
8.要把课标、教材、学生、备课、课堂教学、作业、辅导等作为研修的主要内容。要立足于发现、研究、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小问题、真问题、实问题。不搞脱离教学实际的假大空,不搞为研修而研修的形式主义。
9.校本教研要因校制宜、灵活多样、扎实有效;初中学段的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,要充分发挥好联片教研、盟校教研和县级教研的作用,本学期小学、初中教联片(联盟校)活动不少于2次;要以走出去,请进来的方式,加强校际交流,把校本研修同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起来。
(四)考试与评价
10.各学校要抓好期中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工作,教师发展中心定期组织相关学段学业水平抽测工作,并认真搞好质量分析,充分发挥考试的检测、反馈、矫正、评价等功能,夯实质量管理过程。
11.各校应根据教师发展中心提出的“教材过关行动”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,命制符合校情、生情的试卷,严格遵循考试的保密性原则,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和法纪意识。规范考试的各项组织工作,确保各环节的客观、公正和公平。
12.所有考试与检测都要面向全体学生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不得忽视薄弱学科,不得歧视学困生。要客观公正、实事求是,严防徇私舞弊、弄虚作假。
二、教师教学常规
(一)备课
13.各教师要切实落实“课堂增效行动”要求,认真备课。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编写出各学科导学案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。各校要通过集体备课,不断完善导学案,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专业引领水平。
14.各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,全面了解学情,在导学案基础上,认真搞好二次备课。工作三年(含三年)以下的教师,需要详细写出教学个案。其他教师需要在导学案复备栏中进行二次备课,对教学情境的创设、教学内容内容呈现方式、教学问题的设计、知识的拓展、学法的指导、习题的设计及前后衔接等内容等进行补充和增删调整,达到适合自己的学生、自己的课堂的目的。
15.要坚决杜绝不备就上,先上后补,抄袭他人和用现成参考上课。同时要不断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减轻负担,不搞形式主义。
16.要加强教学反思,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。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,思考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。教学反思要实事求是,精益求精。
(二)上课
17.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,熟悉教案、学案,携带好教材、教案和必要的教具,提前侯课。
18.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,教态亲切,使用普通话。语言要准确、简练、生动;板书要规范、条理、清晰,写清课题。
19.课堂教学要按照《灌南县中小学“高质课堂”操作指要》的要求,做到目标明确、重点突出;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,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。
20.教师上课要做到“十不准”:即不准擅自调课、停课;不准无故离开教室;不准“满堂灌”或“满堂问”;不准打接电话;不准抽烟和酒后上课;不准坐着讲课;不准看与教学无关的书报杂志;不准歧视学困生;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;不准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。
(三)作业布置与批改
21.作业形式要多样化,合理选择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,提倡采用实验操作、研究性学习、社会实践调查、阅读感悟和搜集、整理资料等多种作业形式,倡导分层作业和合作式作业。
22.作业设计要围绕目标,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,注重巩固基础,注重新旧知识结合,注重知识的拓展;要结合学生实际,要有层次性、针对性;要兴趣化、多样化,要体现轻负担、高质量;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。
23.合理控制作业总量。小学一、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,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一小时之内,初中学生不超过一个半小时,高中不超过两小时。要坚决杜绝机械性、重复性、惩罚性等作业。
24.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,全批全改、有反馈、有校正、有针对性、有鼓励性、有手册、有记录。
(四)课外辅导
25.课外辅导必须做到规范辅导要求,强化分类推进,重视个别辅导,精心实施,讲究实效。
26.学生辅导,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,更要关注心理健康、思想品德、行为习惯;不仅要关注优秀生,更要关注学困生;不仅要关注一般学生,更要关注特长生。要因材施教,分类指导,共同提高。
27.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有偿补课;严禁学校提供场所节假日补课。